引言
两极分化的问题在任何行业、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在初中教育阶段,不仅仅是英语课程,在其他课程中也同样存在两极分化这个问题。单纯针对初中英语课程而言,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不仅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也导致一个整体班级硬生生被成绩割裂成为两个甚至是三个部分, 因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班级的凝聚力和整体性,对教学活动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就应该想办法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问题,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1.两极分化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表现和原因
1.1两极分化的具体表现
第一,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两极分化的首要方面,现在初中班级中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其能够主动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跟上教师思维积极思考,在各个环节都具有很高的参与性。而部分学生则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既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维,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第二,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两极分化的另一个表现方面。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也是比较科学的,不论是课堂笔记,还是课后练习,这些学生往往都做得很好。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其课堂笔记遗漏 较多,课后的复习更是不到位,所以新的知识没有预习,旧的知识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巩固。第三,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是两极分化体现的最重要方面,积极性高、学习方法好的学生,在最终的成绩上往往都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基本上都在80分(满分100)以上。而积极性低、学习方法差的学生,在最终成绩上分数都比较一般,甚至不少学生都在60分以下。
1.2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从大体类型上可以分为教师方面的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就教师而言,其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开展者,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负有直接的责任。而两极分化问题的出现,不少教师并未对其形成足够重视,任由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层次分化。同时,部分教师本身在教学活动中就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偏向,未能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使得教学活动存在偏颇,对优秀的学生关注更多,对较差的学生则关注较少,从而加剧了两极分化的问题。而在学生方面,首先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语言天赋较高,对英语的兴趣较为浓厚。而部分学生语言天赋较低,对英语的兴趣就比较淡薄。其次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部分学生在长久的学习中形成了合理的学习模式,能够通过科学的流程掌握相关知识。而部分学生在长久的学习中仍未有效形成学习模式,从而在知识的掌握效率上较低。最后是学生情绪的差异,部分学生意志坚强,遇到困难会努力克服。而部分学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后就放弃,从而导致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2.改善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策略建议
2.1要做好学生方面的差异弱化
从引起两极分化问题的原因来看,学生方面的因素影响是比较大的,不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情绪,抑或是学习方法,都可以归结为学习态度。所以,想要弱化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么就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着手,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实现自身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强化学生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兴趣刺激,只有学生对英语课程充满了兴趣,那么其才能逐渐改变自身的态度,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办法。比如,在进行关于水果的单词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游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通过你说我猜这样一个游戏进行单词教学。即教师随机抽选两名学生到讲台上,然后教师随机给一名学生指出一个书本上的单词,这名学生则对这个单词的意思进行描述,但是不得直接出现这个单词的意思。然后另一名学生根据描述来猜测是什么单词。比如教师指出西瓜这个单词,学生则可以描述为夏天吃的水果,很大,绿色的皮,红色的瓤,还有黑色的籽。根据描述,另外一名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答案,并回答Its melon.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逐步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
2.2开展分层教学
两极分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依然存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教学,依照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层次,设计对应的层次化教学内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切实掌握与自身水平相符的英语知识。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从高到低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等级较高的英语知识,给予其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对于B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多设置一些练习,巩固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针对单词、短语和句子展开深入教学,打牢C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如此,通过层次化的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进步,从而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2.3家校协作,鼓励孩子,提升信心
(希望能从鼓励跟老师家长对孩子心里的疏导引导方面谈一下具体方法,谢谢)
結语
两极分化降低了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此加强重视,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出发,运用合理的方法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推动学生的成绩跟身心共同发展。